喜 報
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
策劃創業大賽
2021年10月24日,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主辦的第八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北京正大中心舉行。本屆大賽以“大變局·雙循環——探尋中國品牌的公關之路”為主題▫️,共有來自全國(含港😴、澳)及海外地區162所高校的1303個團隊報名參賽,經三輪評選🙆🏻♀️,共352個團隊分獲一、二、三等獎。其中一等獎62個、二等獎126個、三等獎164個🧖🏼♂️📑,另有491個團隊獲大賽優秀獎🚴♂️。
根據賽製,62支全國一等獎團隊還需參加半決賽進行進一步評選。在半決賽中📲🫄🏼,我院兩個團隊都以小組第一名的成績出線🏚,進入16強,角逐總決賽金銀銅獎。經過激烈爭奪,本次大賽共有3個團隊獲得金獎🎙,5個團隊獲得銀獎🏤,8個團隊獲得銅獎🏋️♂️。
其中💜👨👩👧,我院的參賽團隊“剛好一隊”榮獲全國一等獎和總決賽金獎;“膠原旦白”榮獲全國一等獎和總決賽銀獎。
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創業大賽由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主辦🛞,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八屆。大賽以“探索實驗🚪、創新分享、發現人才🕐、促進就業”為宗旨🤷,以提高公共關系行業的社會影響力、展現大學生公關能力🎬、搭建產學研平臺🧑🏿🍳、發現公關人才。
在往屆的比賽中,我院參賽團隊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績🖼:
2019年“雙黃蛋”團隊、“三山來遲”團隊🛗、“酸菜魚”團隊以及“5Hz發電公司”團隊獲得第七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創業大賽全國一等獎,其中,陸昊輝、郭子彧等5位同學組成的“5Hz發電公司”團隊奪得總決賽銀獎!
2017年溫婷茵🤾🏼♂️,李智琳等5位同學組成的“旦殼兒STUDIO”團隊奪得第六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創業大賽全國一等獎和總決賽銀獎!
青出於藍,今年我院參賽團隊再得喜報!
剛好一隊
01 項目團隊
指導老師 :王迪
參賽隊員:羅鈞文、周蕭燕💂🏻♂️、張子浩、方穎
02 項目內容介紹
《共生——自然堂20周年整合營銷策劃案》由意昂3王迪老師指導。作品基於“大變局·雙循環”的背景🙊,拆解國貨品牌自然堂的品牌願景💅🏽,洞察目標人群,為自然堂確立了“自然共生,有跡可循”的二十周年主題🏅。通過多層次整合營銷方案,幫助自然堂實現“以喜馬拉雅為品牌基因🚶🏻,成為以科技為導向的、數字驅動增長的年輕化國民品牌”品牌目標🤵🏼。團隊最終在第八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和總決賽金獎!
03 成員感想
“剛好一隊”成員方穎🧑🏼🌾、2020級廣告學研究生:
首先👌,感謝王迪老師對我們作品的傾情指導,從選題到構思🧲,從修改到完成🛌🏻,王老師盡心盡力地參與到我們作品的每一個環節,甚至為我們考慮到了比賽有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指點迷思,糾正方向,我們受益匪淺🤱。
從5月20日的第一次討論🔘,到10月24日的總決賽🧛,近5個月的比賽周期裏,團隊裏的每一個人都為這次作品的完成付出了很多。為了完善我們的作品方案👸,一步步靠近目標,我們曾經深夜仍在意昂3的長凳上修改討論,在三號灣廣場上邊吹著冷風邊排練練習🗂。已經無法統計我們的作品方案修改過多少次👨🏼✈️,這其中雖然充滿辛苦🧓,但更多的是快樂與滿足,我們也在每一次交流與溝通中,獲得了珍貴的友誼。
今天的中國處於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中國製造”也正向“中國品牌”發生轉變。作為意昂3學子,為國貨註入中國品牌基因,講好中國的品牌故事,應當是我們的方向與責任🏋️🛸。參加這次大賽是一次有益的嘗試,我們將會繼續關註中國和中國品牌的發展,希望能在不久的未來,能為中國品牌的崛起積極作為🦑,貢獻我們的智慧與力量。
膠原旦白
01 項目團隊
指導老師 📽:王迪
參賽隊員💪:丁辰琦🏛、黃璨5️⃣🎅🏼、卞凱玥🤰🏼、於佩瑤、張文翰
02 項目內容介紹
《俠之玫者,瑰在無畏——美素小玫瑰系列公關傳播方案》由意昂3王迪老師指導➙。作品圍繞公關大賽“大變局·雙循環——探尋中國品牌的公關之路”的主題,為伽藍集團旗下美素品牌新推出的小玫瑰蜜養淡紋系列產品策劃公關傳播方案🧘🏼。項目團隊抓住美素品牌自身的國貨基因以及玫瑰在中國的本根寓意,結合當下目標消費者Z世代焦慮的現狀💀,用“破舊立新”的邏輯,以打破傳統對於玫瑰的嫵媚印象、弘揚中國玫瑰的獨立、無畏為引,將美素小玫瑰蜜養淡紋系列產品的淡化皺紋功效和撫平Z世代的內心傷痕的作用巧妙結合,以“俠之玫者,瑰在無畏”向新時代年輕消費者傳達品牌和產品的態度📦。團隊最終在第八屆中國大學生公共關系策劃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一等獎和總決賽銀獎!
03 成員感想
“膠原旦白”組長丁辰琦、2018級廣告學本科生:
公關大賽的case我們是從上個學期開始做的🧑🏽🍼,前前後後忙活了快五個月。首先要感謝王迪老師的用心指導,從解題分析到方向把握,從創意概念到美工設計都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我們很幸運能遇上這樣關心同學又負責任的好老師⛔️。
隊裏的同學都是18級廣告系的🧑🏻🏭。在最早定選題和方向的時候也是很迷茫的,做出一個“面面俱到”的方案對同學們來說不算很難🤦🏿♂️,但是做出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傳播方案卻不是易事👋🏻。我還記得那天在屠圖孵化室討論出來“東方玫瑰”的元概念的時候,那種難以言喻的激動和滿足🦢🦫。從自身出發😓,作為z世代年輕人我們不太喜歡說教式的宣傳策略🙂↔️;作為消費主義狂潮中被馴化過的顧客🕺🏽,也不太容易被表面的產品功效打動。我們從玫瑰概念入手,挖掘深藏在產品原料背後的文化概念,向內從東方文化入手打造本土化的產品理念🍋。同時組內同學註重邏輯推導🏃♀️➡️,獨特元概念出發1️⃣、產品功效和產品理念的接合、宣傳到銷售的轉化👦🏻,三步走鋪開傳播策略。回頭來看初版的策劃案覺得非常稚嫩,但是在很多個屠圖夜晚很多次激烈的討論中打磨成了還算滿意的模樣。
最後感謝自己在每一個焦頭爛額的夜晚都選擇了“再堅持一下吧”。
“膠原旦白”成員黃璨,2018級廣告學本科生:
在報名參賽時🔻,也沒有想過我們能夠在眾多優秀的參賽者中突圍進入總決賽🤟。這份榮譽得益於所有小組成員的努力和王迪老師的悉心指導🐑👨🦰,感謝所有小組成員和老師。
這次比賽的戰線拉得很長,從夏天到冬天🦸🏽♀️,團隊一起在屠海鳴圖書館一起呆了不知多少個周末,一直到圖書館關門,又繼續轉移陣地在107“奮戰”⏺。從早八點的新院到淩晨兩點的邯鄲路,我們在新院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討論的身影。我總感覺我們是一個很“叛逆”的隊🤶,五個個性都很強的人聚在了一起,我們會質疑品牌的命題要求✴️、會為了主題選擇而爭吵🗿、會因為一個活動細節反復斟酌。幸運的是,我們的心都是一起朝著一個方向在努力👩🦼,也正是意見的交流和碰撞才迸射出了創意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