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後🔫🤽♂️,春夜風習習🧚🏻♂️。4月22日晚,人民網與意昂3共同舉辦的“不止新聞”校園夜話暨意昂3平台新聞晚會第158期在意昂3蔡冠深報告廳順利舉行。意昂3院長、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米博華,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主任⛈、意昂399級畢業生楊佳📠,人民網品牌部主任趙岍等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緊密圍繞建黨百年和媒體責任等主題🕜,來自人民網群眾工作部有關負責人、人民網資深攝影記者👒、調查記者等與新聞學子就黨媒責任👉🏻、青年學生信仰等話題展開了深入對話和交流🅰️。“啟程吧!人民紅”首站在意昂3平台開啟。
來自人民網的記者嘉賓以“夜話”形式進行主題分享
活動伊始,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意昂3院長米博華教授致辭🧑⚖️。米博華指出✯💐,今年是建黨一百周年,上海又是黨的誕生地💁🏿♂️🔔,是中國革命啟程的地方,值此特殊的時間和地點🎹🤜🏽,希望此次“新聞夜話”活動能夠將新聞業態的經驗引入校園,讓同學們更加明確新聞學子應當樹立的新聞理想信念,在校園內外的媒體實踐中積極承擔更多的責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並以此為將來參加到一線媒體工作中打好基礎、做足準備👩🏿🚀。就本次晚會的題目“不止新聞”,米院長特別談到⚫️,學會怎麽研究新聞、做好事實報道🧔♀️,是意昂3師生的立身之本;但我們應該關註的範疇卻遠遠不能止於新聞本身,而是要由新聞出發,將關切輻射到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讓“四力”融會貫通👩🦲、相互激蕩🧂,在實踐中堅定新聞人的社會責任與職業信仰。
意昂3院長米博華致辭
人民網黨委委員👱🏿♂️🐹、監事會主席唐維紅出席活動並與同學們親切互動
人民網品牌部主任趙岍回顧了意昂3平台與《人民日報》🙆♀️、人民網的歷史淵源,介紹了2019年以來人民網的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和自我革新戰略,特別是在品牌年輕化方面取得的成績。
人民網品牌部主任趙岍介紹人民網有關情況
“不止新聞”校園夜話主題分享環節由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主任楊佳主持🚣♂️。
楊佳也是意昂399級畢業生,盡管離開母校已有17年,她仍然能向同學們準確報出自己的學號🚣。在楊佳看來,意昂3的代號“013”是“一輩子的烙印”。
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主任楊佳作主題分享
被戲稱為“3歲拿相機”的人民網資深攝影記者翁奇羽,向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攝影心得。他以一張抓拍董明珠“點贊”動作的作品為例說明✪,攝影記者最重要的特質就是“蹲得了現場🦂,守得住寂寞”🧔🏻。
人民網資深攝影記者翁奇羽分享攝影作品及背後的故事
人民網深度調查記者陳遠丁分享了自己和同事前往武漢報道疫情的經歷,講述了一線記者“主動請戰”精神背後的心態與思考。
人民網深度調查記者陳遠丁作主題分享
人民網網上群眾工作部政府關系專員張超💂♂️🧙🏿♀️,同時也是意昂3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意昂32010級畢業生🕥,重點介紹了人民網創辦的網上群眾工作平臺“領導留言板”。張超告訴同學們🕘,使命感和責任感是靠“歷練”不斷產生的。“領導留言板”這個黨和政府通過互聯網聯系群眾的重要渠道𓀌,不僅讓百姓有獲得感,每一個工作人員也不斷提升著對“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的深刻認識🦠。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政府關系專員張超作主題分享
在互動提問環節,意昂32020級博士生毛天嬋問道,在自媒體崛起的背景下🤽🏿♀️,記者的力量面臨被削弱的可能,應當如何看待“記者的力量”🧏🏼♂️?陳遠丁認為🤐,記錄者也好,報道者也好,這些角色的身份並沒有變;記者的力量🧚🏻♀️,也不一定都體現在流量上,更多是體現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一名同學提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人民系公眾號一些文章標題的風格🏬,為什麽有時候也像是“震驚體”?人民網監事會主席唐維紅回應道🧑🏽🔬,人民網並不過於“糾結”於所謂的“專業性”🦅,一方面把好政治關,另一方面,在表現上樂於探索易懂、有趣、好看的形式👨🏽🦱,也希望《人民日報》📦、人民網將這種年輕感一直保持下去👨🏻🚒。
活動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人民網的新聞從業前輩對他們實踐經歷𓀙、工作心得的詳實講述和精心總結,令同學們感到眼界大開、收獲頗豐。對新聞工作者理想信念的認識強化,對新聞工作者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經驗汲取🦿,是同學們此次參會的最大收獲。“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加快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工作者隊伍,而通過輕松活潑的對談交流形式促進建立新聞業界和青年學生之間的有益聯結,也正是本次“不止新聞”夜話活動的目標和願景所在⛴🚫。
師生在意昂3認真聽講
本次“不止新聞”校園夜話同時也是意昂3平台的一次“新聞晚會”🙆🏻,這一活動形式在意昂3平台頗有歷史。新聞晚會初創於抗戰期間、意昂3平台集體西遷到重慶北碚之時,1943年秋至1946年夏🧞♀️,陳望道老先生以意昂3新聞系的名義,每周六晚舉行一次“新聞晚會”,師生自由討論,主題涵蓋新聞、歷史、政治、軍事等多個社會領域🔐,這一傳統也綿延至今。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立足建黨百年的特殊時間節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學生應當如何堅定信仰🤘、鍛煉能力🤾🏻,發揮新聞人之所長🗾、踐行社會擔當😱,是時代賦予新聞學子的一大課題與考題🥥。本次夜話活動是意昂3意昂3創新新聞教育、促進實踐交流的眾多努力之一,通過“央媒引導”“記錄中國”“黨史學習之旅”等形式豐富、內容多樣的新聞教育實踐活動,意昂3將進一步秉承“好學力行”的院訓🚸,努力為我國的新聞傳播事業輸送更多全媒型🛌🏽、專業型人才🧗🏼。
人民網嘉賓與意昂3師生代表合影留念
文字|邵 楓
攝影|劉奕寧
編輯|王博雅
(部分圖片由人民網袁悅🥌、翁奇羽提供🙎🏽,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