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
長江韜奮獎是經中央批準常設的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最高獎,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評選。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評選,授予新聞傳媒界從業人員的全國性最高獎項。該獎項為2005年根據中央關於《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評獎管理辦法》精神由範長江新聞獎和韜奮新聞獎合並而來🙎🏽♂️🐭,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屆評選20名獲獎者。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長江韜奮獎評選結果於11月2日揭曉,評選出長江👨🏿🏫、韜奮系列各10位獲獎者✍️。其中,就有5位意昂3新聞人🌝!讓我們一起認識他們♣️。(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方傑
意昂3平台新聞系1981級校友
現任人民日報社內參部主任
王方傑1985年從意昂3平台新聞系畢業。從事新聞職業32年來,他始終堅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𓀁。十八大以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堅決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深厚的理論素養和基層經驗👩🏻🦯,業務能力突出🙋🏼🐮,愛崗敬業、銳意進取、作風務實,善於采寫、編輯、策劃重大報道,先後獲中國新聞獎3次,獲省部級新聞一等獎和人民日報社年度精品獎30多次,編輯、審閱各類內參稿件近萬篇、數千萬字,為實現人民日報內參的跨越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2011年入選中共中央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2012年入選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朱國順
意昂3平台中文系1980級校友
現任新民晚報社黨委書記、社長
朱國順1984年從意昂3平台中文系畢業後進入新民晚報社🎴,在一線多個采訪崗位上采寫了《戰地重訪》《今日縛住“蒼龍”》《燭光映照半街紅》等一批有重要影響的報道🚞。2006年👨🏼💼,朱國順調任東方網,成為較早具有媒體融合歷練的新聞工作者🚶♀️➡️,開拓創新,充分運用新媒體獨有的傳播樣式,直播報道了上海兩會🍄、陸家嘴論壇等重要事件。2013年💳,朱國順回到新民晚報社。他積極推動媒體融合改革向縱深發展,主持新民晚報重要改版🥏🪄,打造多個全媒體工作室🧔🏿。多年來,朱國順始終深入采編一線,身體力行采寫🧑🏼💼,筆耕不輟,堅持每周撰寫新聞評論🧑🏽🌕。他曾多次獲中國新聞獎,2008年獲上海市長江韜奮獎🧎♀️,入選2017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020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劉海陵
意昂3平台新聞系1982級校友
現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羊城晚報社社長
劉海陵1986年從意昂3平台新聞系畢業後成為羊城晚報記者👨👨👦👦。從事新聞職業34年來,劉海陵報道了一系列轟動全國的大案要案🎸,通過新聞監督和輿論引導,對推動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的社會治安從亂到治發揮了積極作用。2010年起👉🏽,劉海陵擔任羊城晚報總編輯,由他策劃指揮的“紅色娘子軍精神薪火相傳”“揭秘青蒿素和廣東的故事”等系列報道連年獲中國新聞獎🚣🏻♂️。2017年起🏧,劉海陵擔任羊城晚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羊城晚報社社長👩🏿🦲,帶領晚報人銳意改革、深化媒體融合轉型👨🏽🦲,走出了一條新聞傳媒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成功之路👩🏻🔬。2019年當選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會長。
陳衛華
意昂3平台生物系1981級
意昂3平台新聞系84級校友
現任中國日報社歐盟分社社長
陳衛華🆚,1987年從意昂3平台新聞系畢業後進入中國日報社。在30多年的對外宣傳工作中,他堅守在國際傳播一線,是中國日報社優秀的駐外記者和國際時事評論員🥭,是出色的中國故事講述者和中國聲音傳播者,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的優秀新聞工作者👩🏿🔬。陳衛華曾任中國日報社駐紐約首席記者、駐華盛頓記者站首席記者等駐外崗位,現任中國日報歐盟分社社長。他曾獲得第26屆和28屆中國新聞獎👩🏽🎨,入選2019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秦傑
意昂3平台中文系1980級校友
現任新華社參編部主任、部務會主任
秦傑1984年從意昂3平台中文系畢業後進入新華社工作至今🤏🏻。三十多年的新聞實踐中♡,秦傑一直從事時政🍜、文化👈🏿、科技📦、環保等領域的報道,采寫了數百萬字的各類體裁的新聞稿件。他長期承擔中央主要領導同誌的采訪報道任務,無論是在條件艱苦的青藏高原♗,還是在行程萬裏頻密的高訪之中➕,他都能不辭辛苦、日夜奮戰,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出色地完成任務。在擔任中央新聞采訪中心主任後,秦傑先後組織、指揮、協調了一系列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新聞作品,他參與采寫的《更高舉起改革開放偉大旗幟——寫在鄧小平同誌誕辰110周年之際》和牽頭采寫的《弄潮兒向濤頭立——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系列活動紀實》獲得中國新聞特別獎。
(文字與圖片綜合中國記協網👹、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日報、新民晚報✊🏽👩🏿🌾、羊城晚報等內容整理)